
上海10厘米人行道位于徐汇区黄石路龙南五村北门附近。以下是其具体信息:
• 现状:这段人行道最窄处仅10厘米宽,被居民戏称为“猫行道”。由于宽度不足,行人无法正常通行,只能被迫挤上非机动车道甚至机动车道,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。尤其在附近上海市龙苑中学放学时段,家长临时停车,道路更加拥挤,行人穿行于车流中的场景令人揪心。
• 原因:由于历史规划遗留,小区围墙建设在先,道路扩建在后,导致人行道被严重挤压。经查看小区宗地图,小区北侧围墙在红线范围内,不存在侵占道路的情况。
• 居民诉求:居民建议通过调整围墙位置或优化道路规划,为行人腾出更多空间。同时,有市民指出正常情况下人行道应设有盲道,但此处完全没有,希望相关部门能够重视。
• 街道回应:属地街道表示会积极向区里相关部门沟通、反映,尽量寻找一个比较妥当的解决办法,以改善这一现状。
从一般市政工程招投标角度来分析,如果出现人行道过窄等不合理情况,可能在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以下潜在问题:
• 设计方案审核不严格:设计单位可能未充分考虑现场实际情况,如周边小区布局、人流走向等,导致设计的人行道宽度不合理。而在招投标过程中,招标人或评标专家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可能不够细致深入,未能及时发现并纠正这一问题,使得存在缺陷的设计方案得以通过。
• 缺乏充分的现场勘查要求:在招标过程中,可能没有明确要求投标人必须进行详细的现场勘查,或者对投标人现场勘查的成果没有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审核。这就可能导致投标人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了解不足,无法在投标文件中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设计优化建议,最终影响人行道的实际建设效果。
• 招标方需求不明确: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对人行道的功能需求、通行能力、安全标准等方面的规定可能不够明确和具体,使得投标人在投标时难以准确把握招标人的意图,从而可能导致人行道的设计和建设未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