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以来,合肥高新区通过整合区属公共资源交易市场,以企业化、市场化、专业化、信息化的发展道路,助力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的开拓创新和转型升级。自2022年设立国有招标代理机构以来,累计完成873个交易项目,交易资金约69.65亿元,成交金额约58.76亿元。
强化国企责任担当,助力公共资源交易发展。立足高新区原有业务领域,加大对园区内外企业的业务挖掘,通过构建“标前对接、标中保障、标后服务”的全流程服务机制,对各项指标、条款进行严格把控,有效消除各类行业壁垒和隐性壁垒,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。2024年以来,累计为62家招标人、4508家投标企业提供项目投资咨询、方案策划、前期咨询、大数据咨询、招标采购代理、工程造价咨询、电子招标服务、项目管理、合同履约管理等咨询服务。
突破传统招采业务,推进全过程咨询服务。随着行业改革发展带来的转型机遇,突破传统的招标采购业务,立足工程项目优势领域,探索衍生业务,积极拓展市场化片区服务,完成长三角产业转移承接科创园、科大硅谷创新产业园、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等多个重点项目,同时与安徽公共资源交易集团等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,整合市场优质资源,为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、全过程、全周期的咨询服务。
加强平台信息化建设,不断提升服务效能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、省招采协会、徽易采等电子交易平台开展项目交易,减少招投标过程中的冗余环节,推动电子营业执照、电子合同、电子保函、电子签章等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,实现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登记、公告、招标、投标、开标、评标、合同签订等业务全流程线上办理,让经营主体全程“零跑腿”,高效完成招投标代理。
多措并举为企服务,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积极推进电子保函、担保(保险)等形式缴纳履约保证金,强化信用承诺,降低企业交易成本。截至目前,累计为4491家投标企业减免投标保证金88540.79万元,免收投标企业标书工本费179.63万元,切实减轻了投标企业的资金负担。全面落实建设工程项目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,完成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审查95项,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合规性、公正性及完整性等进行研究探讨,为招投标市场的稳定发展夯实基础,助力高新区营造为企服务的优良生态。(陈博文)